根据MAGSTEMI试验在2019年TCT(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上公布的1年随访数据表明,与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相比,基于镁合金生物可吸收支架对STEM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产生的血管舒压反应疗效更好。
然而,同时发表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与SES(Orsiro,Biotronik)相比,镁合金生物可吸收支架(Magmaris,Biotronik)缺乏对血栓安全性的考量,导致其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更高,血管造影效果更差。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临床医院心脏介入科主任、巴塞罗那中央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Manel Sabate和他的同事分析了150名接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分别接受了镁合金生物可吸收支架(n=74;平均年龄为59,85%为男性)和SES(n=76;平均年龄为59;93%为男性)治疗。
两款支架具有相同的抗增生药物、基质、涂层以及药代动力学;Magmaris镁合金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厚度为150µm,Orsiro SES的厚度为60µm到80µm。
植入SES的方法可由医生自行决定,但镁合金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有专用技巧。IIb/IIIa糖蛋白和抗凝药物使用周期也由医生自行裁决。两组均接受为期一年的双抗血小板治疗。
随访时间长达5年,包括电话联系或临床访问,于30天、6个月、12个月及以后每年对患者的住院,CV药物使用,临床事件和非侵入性或侵入性诊断测试信息进行收集。
在第12个月进行血管造影随访,评估主要终点,即至少3%硝酸甘油冠状动脉内注射后的支架内血管舒张反应。次要终点为以患者为主体,面向器械及手术成功率和器械治疗效果的综合终点,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评估。
试验还对69例患者进行了一项亚研究,以评估靶段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反应,并在12个月的血管造影随访中进行了评估。两组对从基线到最大剂量使用乙酰胆碱对近端、远端和装置内段的平均腔径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镁合金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1年的主要终点高于SES治疗患者(56.5% vs. 33.8%)。与之相反,SES治疗患者的支架内支架厚度(0.06mm vs. 0.61mm)、段内晚期管腔损失(0.02mm vs. 0.39mm)显著低于镁合金生物可吸收支架。
来源:Hightlight from TCT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