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政策 > 正文

鹤壁将“镁基新材料”列入制造业重点突破事项清单确定实施方案

政策 8个月前 2024-08-14 浏览 66

近日,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鹤壁市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说,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以制造业“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为突破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24〕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鹤壁市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

在实施方案中,将发展“镁基新材料”列为24项“六新”突破重点事项清单中的一个,将做优培强这一新材料产业。具体事项为:深化与中铝集团合作,推动镁基新材料综合利用新技术工业试验项目尽快建成试车,加快推进产业化项目前期各项工作;依托海骊镁合金轻量化产业园,推进在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产业化;加快推进明镁年产5万吨高性能镁铝合金智能制造、广东镁和新材料镁合金板带箔生产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万德芙、捷美特、昌宏等一批潜力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发挥高性能镁合金研发加工优势,推动镁合金应用场景拓展,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实施方案还提出,要发挥高性能镁合金研发加工优势,推动镁合金应用场景拓展。此外,在“六新”突破重点清单的其他事项中也有多项直接或间接涉及镁材料和产业。包括:建设镁基新材料公共研发平台;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智能终端、武器装备用镁合金及医用镁合金等镁基新材料精深加工产品;加大智能终端(3C)产品及机构件新产品研发力度;大力发展通航飞机零部件、机载设备、导航或航电产品的生产制造。

鹤壁市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

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以制造业“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为突破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24〕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突出抓好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4大重点领域,统筹提升新装备、新产品发展水平。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超过40%、30%。

二、重点任务

(一)新基建底座筑牢。迭代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建设,抢先部署5G-A网络,推进互联网协议第6版升级改造。加快布局卫星基础设施,推进“女娲星座”卫星组网。建设物联感知示范城市,实现城市运行态势的立体化、可视化、动态化运行监测。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在全省率先建成政务云、密码云、信创云。加快发展区块链,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不动产交易等业务场景应用。深化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提高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水平。

(二)新技术多点突破。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聚焦“工业六基”(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坚关键共性技术,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实现国产替代、高端替代。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发挥河南信息科技学院、淇河实验室等作用,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动镁基新材料、商用密码、合成生物等领域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三)新材料做优培强。深化与中铝集团合作,打造全镁产业生态;发挥高性能镁合金研发加工优势,推动镁合金应用场景拓展。依托河南特种尼龙小镇,建成全国最大尼龙66安全气囊丝、高性能浸胶帘子布、风力发电脱模布生产基地。围绕聚氨酯、聚甲醛、聚乳酸“三聚”高分子材料,延伸产业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依托河南特创生物产业园,招引一批可降解材料下游企业,加快建设全国物流快递绿色包装生产基地。

(四)新装备重点突破。重点发展智能线束加工、智能传感器、矿山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智能制造装备。大力发展以信创电脑、打印机、工控设备为重点的信创装备。不断扩大应急指挥车、军用防护品、应急电源、抗震支架、高应力防火玻璃、高性能智能门窗、数据方舱等应急智能装备规模。

(五)新产品多元开发。落实“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加大新品研发力度,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扩大新能源汽车大电流关键零部件系列新产品生产规模,研发有源激光器芯片等新产品。支持科研机构、高校和科技型企业等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开放共享的中试基地。加强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省级和国家级质量标杆示范企业。

(六)新业态融合发展。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加快工业企业“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培育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探索“产品+服务”“制造+服务”发展新路径,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左右岸拓展。培育壮大商业航天及卫星、低空经济、量子信息、平台经济等新经济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协作配合,协同推动全市制造业“六新”突破工作。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细化举措,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省、市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企业申报各类试点示范、项目奖励资金,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三)强化要素保障。发挥各类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加大“六新”领域项目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以债转股、股权出让、整体上市等方式融资。依托“鹤壁英才”计划等,延揽一批领军人才、创业团队。

来源:​鹤壁市人民政府

- END -
- 0人点赞 -
评论已关闭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