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国内 > 正文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解读

国内 3个月前 2025-01-26 浏览 38

2025年1月21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的202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宇圣,重金属部主任段绍甫一同回答了媒体记者和企业代表的提问。其中解读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相关内容,摘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

 Q 豫光金铅:去年12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要重点制修订有色金属、再生原料、工业固废或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等标准。请协会研判一下制修订相关标准的方向和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影响。

A 答:谢谢您的提问。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了到2027年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更加优化、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标准实施应用不断深化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开展标准体系优化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标准研制、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建设、加强新材料产品标准培育、夯实行业标准化安全质量基础、强化标准实施应用等六大主要任务。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原材料行业。《行动方案》的出台,为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以满足国家战略部署、市场需求、企业诉求为使命,前期有色协会深度参与和支撑了《行动方案》的形成,今后,有色协会将以《行动方案》为指南,加强宣贯,并以实际行动落实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

 一是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持续优化新型标准体系。

按照《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聚焦有色金属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要,以优化存量标准为目标,持续推进行业标准体系优化。着力构建和完善原材料、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等新型标准体系,确保有色金属标准体系的优化升级和体系优化结论落地,构建支撑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二是夯实材料标准基础,满足产业链发展新需求。

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将紧贴产业需求,从传统的产品、工艺、试验方法标准到品牌建设、质量分级等新兴标准,逐步覆盖行业各个重点领域。有色金属行业需要在提升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先进工艺、试验方法等基础通用标准供给质量和数量基础上,加强标准、标准样品、计量技术规范的协同规划,不断完善原材料工业基础标准群。重点推动先进铝、镁、铜、钛等基础材料标准的升级换代,加快新能源电池材料、增材制造材料、超高纯金属及合金靶材、集成电路材料等新材料标准的布局和研制,支撑关键产业的补链稳链强链。

 三是持续加强绿色低碳标准,支撑产业发展绿色化。

近几年,有色金属行业基本实现了重点领域的绿色工厂、绿色产品标准全覆盖,研制了铝、铜、锂、镓、铂族金属等再生金属标准,优先完成了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碳排放核算标准,发布了电解铝碳足迹量化方法标准,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填补了标准空白。按照《行动方案》中“推动绿色低碳标准建设”的任务要求,有色金属行业将继续研制镍、钴、锡等再生金属标准和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加快铝加工产品、铜加工产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碳足迹量化方法标准,有效增强资源供给体系韧性,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标准,赋能产业发展数字化。

有色金属行业正处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亟需以智能制造赋能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了《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暨数字化转型标准计划项目清单(2024—2026年)》,规划了2024—2026年重点研制的标准。按照《行动方案》中“加快数字化转型标准研制”的任务要求,有色金属行业将加快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数字化车间等关键标准的研制,推进有色行业数字化标准提升工程。 我们相信,《行动方案》的出台,将更好地发挥标准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强化标准引领,以标准提升引领有色金属产业优化升级,这对加快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发展,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色新闻)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

- END -
- 0人点赞 -
评论已关闭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