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1135”总体发展思路打造跨越式发展新高地
今年年初以来,鹤壁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站位全市大局,突出功能定位,着眼高质量发展,确定了“1135”总体发展思路——即确立打造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新高地的发展目标;坚持把高质量党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的强大引领;做大做优做强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光电子、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构建高端制造业支撑体系;打造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先行区、全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全市全域生态环保示范先行区、全市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示范先行区、全市营商环境示范先行区。围绕这一思路,该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特色亮点进一步显现。
天海集团智能车间的机械臂正代替人工进行精密操作
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产业方面,依托天海集团、航盛集团等龙头企业,鹤壁经开区全力打造车载影音导航、车载电子、汽车连接器等系列产品产业集群。目前,该区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7家,培育了天海、天海电子(海能达)等龙头企业,产品涵盖汽车连接器、线束、通信车和通信设备等,其中,天海集团生产的汽车线束、电子插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
光电子产业方面,鹤壁经开区以仕佳光子为依托,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持续放大有源和无源芯片优势,大力引进封装及光通信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聚集。仕佳光子PLC型芯片年出货量2000万片,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河南标迪PLC型光分路器分装产品及光跳线、光组件产品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和14%。有“芯”的“中原光谷”建设纳入《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镁精深加工产业方面,江浪、维多利等重点企业所生产的镁产品已占全国总产量的50%,成为国内最大的镁产品出口基地。万德芙公司成为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及镁合金应用研发基地,明镁公司与吉林大学合作的高强韧镁合金、宽幅薄板国内领先。目前,鹤壁经开区正谋篇布局镁合金薄板、汽车蒙皮、轮毂等项目,向汽车轻量化迈进、提升产业层次。建设鹤壁“中国镁谷”已写入《河南省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
鹤壁天海集团智能车间
今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4%,位次均居全市前列。
先行先试,多方发力启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按照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目标,鹤壁经开区重点培育和发展壮大了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光电子、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全部写入省市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拥有规模以上企业81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7亿元,在2018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名列全国第116位、全省第2位。
——强化招商引资。鹤壁经开区制订了《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开发区关于推进招商引资加快转型发展暂行办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参加各类博览会、洽谈会,组织举办了中国·鹤壁光器件产业技术研讨会、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行业年会、镁协理事会等系列主题招商活动,知名度与美誉度与日俱增;针对产业弱点、堵点和盲点,产业推进组精心绘制产业链图谱,成立了4个驻地招商组,对接央企,深度挖掘,实现精准招商;借助招商工作全面引资、引智、引金、引企、引强,“一招五引”策略助力鹤壁经开区上半年实现新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54.9亿元。目前,鹤壁经开区已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加快项目建设。鹤壁经开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盯紧重点在建项目,建立台账、倒排工期、加快建设。坚持把龙头带动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战略,谋划实施了“双十亿工程”,重点培育天海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等10个投资超10亿元和航盛电子等1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项目,带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今年上半年,鹤壁经开区新开工项目25个,竣工项目9个;总投资83.7亿元的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75%。
航盛集团的智慧操控系统
——聚力企业服务。鹤壁经开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针对服务企业不及时问题,完善优化县级领导分包、“服务管家”等制度,加快“企业家之家”建设,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投入500万元建设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与农行、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半年累计为90余家企业争取贷款8.9亿元。针对园区综合服务问题,启动了省级智能化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通过构建互通共享的园区管理服务综合系统,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园区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
鹤壁航盛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对焦科技创新。鹤壁经开区制订出台了《加强科技创新的办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升级。目前,鹤壁经开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6家、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26个(其中包括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专利流动审查站4个,取得各类发明专利320余项。天海集团自主研发的下线压接设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智能化设备填补国内行业空白;仕佳光子公司PLC型光分路器芯片打破国外垄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众多企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河南研究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研企合作关系。在科研创新成果日渐丰硕的同时,鹤壁经开区也涌现出了诸如“大国工匠”钟飞和“鹤壁功臣”吴远大这样的科研领军人物。
仕佳光电子产业园的科研人员对PLC型光分路器芯片进行检测封装
——引领“三大改造”。鹤壁经开区坚持把“三大改造”作为重要途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顶层设计、示范引领、点面结合、系统推进的工作路径,每年滚动建设1个省级智能工厂、2个省级智能车间、4条以上智能化示范生产线,推动机器人示范应用15台以上。仕佳光子公司、天海电子(海能达)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天海环球公司、航盛电子公司被评为省级智能工厂,天淇模具公司、海昌专用设备公司被评为省级智能车间。今年2月份,全省“三大改造”现场观摩暨转型发展推进会在鹤壁召开,鹤壁经开区因“三大改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市先进县区。
鹤壁经开区街道美景
——优化产城融合。道路纵横交错,厂房鳞次栉比,绿树红花相互掩映。漫步在初秋的鹤壁经开区,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整洁优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区为目标,鹤壁经开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承载能力,目前正按照“一弧、两横、三纵”路网构建及排水体系建设规划,加快路网、排水体系建设以及城中村搬迁改造工程。道路工程、配套设施,海绵工程和灯光亮化工程等建设工作齐头并进,为后续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跨境电商产业园
分类施策,浓墨重彩谱写高质量党建新华章
为扎实推进两个高质量发展在辖区落地生根,鹤壁经开区始终坚定“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认真分析研判非公企业、农村(社区)和机关党建工作的共性和个性,精准施策,抓牢抓实。
鹤壁航盛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鹤壁经开区非公企业数量众多,为全面保证在非公企业里让党的组织“亮起来”、党建工作“硬起来”、党的领导“用起来”、组织引领“合起来”,鹤壁经开区在非公企业积极引入“融入式”党建,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相结合,推行“1332”机制,深化基层组织党建指导员制度,建强企业党组织。强化党建带群团建设,注重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有效促进了党组织与企业健康发展、融合互促、同频共振。
同时,鹤壁经开区在农村(社区)大力推行“情景式”党建工作。坚持把党的宣传与群众生活相融合,与农村环境相融合,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相融合,明确了农村党建一村一特色,一街一景致的模式,抢占农村宣传阵地。发挥党组织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的平台作用,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逐年提升。
此外,鹤壁经开区在机关内部全面打造“标准式”党建。突出政治性、规范化,严格“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党员活动日等一系列活动,要求机关党员在履职尽责、理论学习、岗位奉献等6个方面做表率,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指导企业和农村(社区)的党建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在“两个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做标杆。
标迪通信
“在今后的创业征程中,全区党员干部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两个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按照‘1135’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以高质量党的建设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全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排头兵’、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主载体’、产业转型升级的‘火车头’、城乡融合发展的‘领头羊’、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营商环境的‘最优地’,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新高地。”鹤壁经开区工委书记王军表示。
来源:鹤壁日报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